手机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家长课堂 高考资讯 校园新闻 轻松一刻 高考课件
  • 热门搜索: 学习方法 学习计划
  •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地理

    高中地理学科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4-02-18 14:30:47 来源:高考学习网 热度:
         

    1.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高中地理学科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o/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高中地理学科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1.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7、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8、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9、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10、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11、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12、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高中地理学科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1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1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1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高中地理学科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1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1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1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旱涝灾害 寒潮

    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风、雨雪、冻雨

    1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1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2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中地理学科必修一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温馨提醒:

    想要收藏更多高中各学科知识点与学习方法,请关注头条号【求知学园】

    欢迎 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以及同学们!

    相关文章

    • 九大知识点梳理高考地理,考试不必再凌乱

      九大知识点梳理高考地理,考试不必再凌乱

      每逢考试你是否见证一个凌乱的自己呢,那么掌握这九大知识点不仅能让你停止凌乱,而且还能考得高分。=完整版请在艺考公众号:yikao9查看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

    •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有哪些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有哪些

      高中地理必修一有哪些知识点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各种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由小到大)..

    • 高考倒计时: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地理在文综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尤其地理知识点记性最多。要是想在地理拿高分,必须对知识点掌握,以下是专门搜集的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1、 地球..

    猜你喜欢

    • 2018高考政治考试答题技巧,不会做也可选对,实用的干货!

      2018高考政治考试答题技巧,不会做也可选对,实用的干货!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2018年高考政治考试答题技巧。一、选择题 1.五种排除法①排谬法(排错法):从偷换概念(鱼目混珠、张冠李戴、外延大于或小于)、观点绝..

    • 高中生物:这1000个重难点汇总!贴在墙上背,高考成绩直逼100..

      高中生物:这1000个重难点汇总!贴在墙上背,高考成绩直逼100..

      孩子进入高中时,课程的数量会随之增加,对于生物这类知识点比较分散的学科,很多学生不会抽出时间来归纳总结,这是很多同学都会出现的问题,但是这些知识都..

    • 今天出门就让车撞死

      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活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了,像彭于晏老婆。2、谁认识刘德华或者刘德华的经纪人请联系一下我,我想让他用冷冷的冰雨在我脸上胡乱的拍一拍..

    • 我家里没有男人

      1、路人向一户人家借宿,那人家只有一个女人,倚靠着大门说道:“我家里没有人。”路人:“你不是人吗?”女人:“我家里没有男人。”路人:“我不是男人吗?..

    • 高一高二高三生物最易提分的30个万能解题模型

      高一高二高三生物最易提分的30个万能解题模型

      Hello,我是小编生物其实算是理科中比较难的一个科目的,既要记忆,又要灵活掌握。历年高考生物模型解题方法大全来了!我们的生物老师进行盘点了高考生物历年..

    推荐文章
    Top